Skip to main content

科技创新大会日程

   

*请注意:本页内容可能会更改,“设计深圳”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上述变更而引起的任何不便。

 

Loading
20 9月 2025
  1. 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浪潮快速席卷全球,设计与科技的结合正推动着各个行业的变革与创新。科技不仅是设计的工具, 更是推动设计思维与实践转型的重要力量。无论是智能家居、虚拟现实,还是人工智能与可穿戴设备,科技正在重新 定义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美学体验。 本环节汇聚了来自设计、工程、商业和科研等领域的专家与思想领袖,旨在探讨最新的科技趋势如何与设计理念相融 合,激发创新思维,领略全球最前沿科技对明日生活的变革与 ...
  2. 1. 智慧之手--设计介入的双重维度 - 旧层面:以技术逻辑驱动的问题解决与系统构建 - 新层面:具备社会感知与文化适应力的智能交互设计

    2. 什么是亲社会设计?亲社会设计:让设计回归人类之间的连接

    3.重新定义注意力:人工智能时代的用户体验转向。人工智能、用户体验与 “注意力经济 ”的终结

  3. 1. 从发布到全生命周期:设计完整的服务旅程

    2. 服务触点的协同设计:当设计遇见运营

    3. 以设计建立信任、忠诚与增长

  4. 1. 明日出行:从交通工具到“移动生活空间”的设计演进

    2. 质感生活:设计如何传递品牌哲学与用户情感价值

    3. 智能科技驱动下的人本设计:让复杂技术“看不见”但“感受得到”

  5. 1.锻造内核——以设计构建全球品牌认同的基石

    2.跨越鸿沟——以设计思维驱动本地化与增长的战略引擎

    3.把握未来——以设计创新塑造市场新格局

  6. 1. 过去6年的时间,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变化

    2. 互联网的幸存者偏差效应,造成人们价值偏差

    3. 用设计重塑生活方式,重构人文为核心的价值观

  7. 本圆桌讨论讲聚焦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重新审视设计师的角色、价值判断、人机关系与行为逻辑。人工智能早已不再只是工具,而逐渐成为设计流程中的共创者、合作者,甚至是部分决策的代理者。 它让设计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,也在重塑创意的边界与价值。 在这个生成智能主导的时代,设计师如何重新定义“人”的角色?

    1. AI给设计师带来了什么

    2. 人工智能时代下「人本主义设计」的范式重构

    3. 交互设计并非新命题 :机器智能狂飙如何重塑人类行为图谱

  8. 在可持续转型日益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,设计不仅要回应环境责任,更要激发情感共鸣。作为全球趋势预测的引领者,WGSN将分享其对“科技美学”与“绿色设计”交汇点的最新洞察,探讨如何通过前瞻性的材料、色彩、智能技术与用户行为研究,实现美观与实用、感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,引领设计迈向真正可持续的未来。

    1. 从感性科技到情绪美学:未来产品的设计语言如何演化?

    2. 可持续设计的真实落地:新材料、新工艺与消费者新期待

    3. 自然共生时代的美学转向:如何定义“未来感”的新标准?

  9. Nothing如何连续打造有趣的设计?

    创新是一种选择:从 Nothing 的抉择,看见创新逻辑

    创新是一种方法:从 Nothing 的设计,洞见创新方法

    创新是一种激情:从 Nothing 的团队,体会创新激情。

  10. 1. 深度设计竹应用构建底层标准
    2. 数智赋能竹领域驱动行业变革
    3. 补链增链竹生态催化绿色价值

  11. 1.从概念到实践:让“可持续”不再抽象,而是可以参与、可以使用的设计语言

    2.本土材料的再激活:在地资源如何借助设计与数字化实现生态价值再造

    3. 让“机器”服务“自然”:重构设计师、土地与社区的三重关系

  12. 在追求产品与环境“人性化体验”与情感共鸣的设计趋势中,天然材料的重要性正前所未有地凸显。本环节将聚焦于: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如何激发自然元素在设计中的全新表达,推动材料语言的进化,同时赋能产品快速迭代与持续创新?科技,是否能成为人类重新连接自然的通道?可持续,能否成为设计创新的驱动力,而不仅仅是一个限制条件?

    1.AI如何赋能天然材料的设计创新,从参数化建模到生物基材料的智能再加工

    2. 在“快迭代”与“慢生态”之间,设计如何平衡速度、质量与可持续性

    3.在高度自动化的智能产品中,如何通过材料、形态与交互保留“人文触感”

21 9月 2025
  1.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,设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,而是需要借鉴和融合多种文化、艺术与科技元素。跨界思维不 仅丰富了设计的表现形式,也激发了创新的灵感,让我们能够在多样化的视角中寻找解决方案。 本论坛将邀请来自设计、艺术、科技及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,共同探讨如何在多元美学的交融中推动设计的边 界。我们期待通过深度对话和互动,探索跨界合作的潜力,开创更加丰富和具有包容性的设计未来。让我们共同启发 灵 ...
  2. 随着设计与艺术文化同尖端科技的交叉渗透,一种融合情感共鸣与计算智能的新美学范式正在兴起。艺术思维作为创新的催化剂,将批判性反思与探索性可能注入技术系统。这些植根于虚拟现实、人工智能与Web3.0的跨学科实践,正在重塑我们对美学、创作主体性与文化价值的认知。技术不再被视作中性工具或美学威胁,而是作为一种能激发想象、塑造身份、重构设计伦理的表达媒介。通过联结建筑、数字设计与艺术实验,这种美学层面的交叉孕育正在催生兼具情感智慧、伦理意识与文化定位的未来图景。

    1. 美学融合:探讨艺术思维与尖端科技(VR、AI、Web3.0)的碰撞如何催生新美学范式,将情感共振与计算智能相结合

    2. 作为表达媒介的技术:突破技术中性论,将其重构为承载想象力与伦理考量的媒介,能够塑造身份、创作权属与文化意义

    3. 设计未来:揭示建筑、数字设计与艺术实验的跨界融合,如何开创情感可感知、伦理有根基的未来发展路径

  3. 1. 魅蓝靠设计领先在 mainstream 市场成功最重要的启示?

    2. 打动了 IF 的产品有什么特别之处?

    3. 美国高端消费市场为什么会支持杀马特?

    4.以上所有,为什么和 AI 有关系

  4. 洞悉全球化品牌时代的新机遇,提升全球化视野,精准把握产品差异化设计的核心策略,以创新设计推动企业持续发展。通过绝对差异化设计,从产品外观、包装到品牌视觉系统,全方位提升品牌竞争力,推动贸易商实现全球化战略升级。

    1. 全球化视野与产品设计趋势洞察

    2.绝对差异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论

    3. 夯实品牌基础 用绝对差异化好产品 破局生长

  5. 在本次演讲中,会为大家展示Digital FUN工作室自2017年起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商业探索,展示真实项目的实践案例,并分享在AI领域的探索,包括在生成式AI创作、互动体验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。

    同时,主讲还将深入介绍TEA新媒体艺术社区在教育领域的探索路径,特别是如何将节点式编程工具TouchDesigner与时下最新的AI工具结合,用于创作不同类型的互动AI作品。在展示数字艺术无限潜力的同时,也尝试为未来的科技艺术教育提供一种新思路和可能性。

  6. 1. 构建动态闭环:通过多元设计连接产品与增长

    2. 文化与审美的对话:在守护工艺人文核心的同时,促进AI与手工艺的共生创新

    3. 突破认知与设计惯性:挑战固有思维模式,开启全新创造边界

  7. 当AI的创造力遇见3D打印的物理魔力,我们的热爱便有了坚实的锚点。如何通过AI柔性定制技术,革命性地解决IP开发、用户共创与企业定制中的传统痛点,构建一个连接想法热爱与物理世界的潮流新生态。

  8. 介绍了故事接龙StoryStorm社区两年来在AI视频领域的探索,几年来AI视频的技术沿革,AI视频的发展方向,以及对未来的展望。

    1. 我们正通过AI内容领域的最后一个图灵点

    2. 第四次技术革命将彻底改变产业结构

    3. 内容创作者需要拥抱变化迎接新场景

  9. 1. 赋能全球中小企业:用AI驱动“造好货,卖全球”的普惠设计

    2. 智能供应链与绿色设计:AI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实践

    3. 构建可持续数字生态:以AI技术引领用户行为变革与社会责任

  10. 未来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,将是驾驭AI实现创意效率的倍数增长,通过用户行为预测、市场趋势分析,设计师将用数据驱动品牌增长,利润提升,拒绝AI=拒绝产业红利,掌握AI的"超级个体"将成为定义行业新标准的核心力量。本次演讲将通过暗壳AI的产品功能和服务案例分享如何借力AI重构工作流,在智能时代保持设计师的不可替代性。掌握AI设计力量,成为驾驭技术与艺术双重优势的“超级个体”,打开职业成长的无限可能。

    1. AI让室内设计从“美感竞争”转向“数据驱动”

    2. 掌握AI的超级个体会是未来顶尖设计师的标准

    3. 数据引擎拓展设计边界,撬动空间商业价值增长

  11. 随着人工智能与先进机器智能的迅猛发展,设计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。我们正在步入一个“奇点”时代——机器智能的能力正快速逼近甚至部分超越人类创造力的边界。本次圆桌讨论将聚焦于人类创造力与人工智能创造力的交汇与碰撞,探索设计原创性的重新定义,以及我们如何在这个共创时代守护人文核心。 1. 人工智能与先进机器智能对社会的影响 2. 机器主导的未来是否不可避免?设计的防线何在? 3. AI 设计 ...